目前刷脸支付市场的竞争主要在“蜻蜓”与“青蛙”之间进行,二者使用的基本打法依然是屡试不爽的补贴战。据悉,未来三年支付宝投向刷脸支付的补贴将不封顶,有报道称微信对刷脸支付的补贴也将达100亿,二者补贴对象不约而同地对准了B端市场,即硬件设备使用商家。按照补贴协议,商家获取一位刷脸用户,不仅可以得到相应的奖金以及连续多月的返佣,单台设备还能拿到数目不小的奖励金。
对于商家来说,刷脸设备不只是一种简单的交易结算工具,它还可以由此获得许多的增值收益。一方面,一台刷脸机每天的工作量相当于3个收银员,假如10个消费者结账,传统模式用时56秒,而刷脸只需10秒。效率提高的商家的经营成本由此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刷脸设备对商家来说就是一个引流入口,不同于刷卡与二维码支付商家并不可能判断消费者是否为用户本人,刷脸支付具有唯一性,从而有利于商家准确判断与掌握消费实体,在此基础上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并制定出精准的营销策略,进而提高用户的黏性。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支付宝与微信的刷脸支付设备落地体量约在10万台左右,云闪付也在广州、杭州等七个城市陆续上线了“刷脸付”。从安装数量看,刷脸设备的总体落地效果并不理想,个中原因主要是商家对使用扫码支付服务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且担心刷脸支付因为技术与道德问题而遭遇不必要的麻烦,从扫码支付服务转换到刷脸支付服务,商家所承担的机会成本会有所提升,除了设备购置与安装费用外,商家支付给供应商的手续费比扫码支付高出0.3个百分点。围绕着商家所展开的竞争,可能会从补贴层面延伸到让利层面。更为重要的是,除了目前的超市、便利店、医院等成为了刷脸设备率先投放场所外,学校、企业以及公共交通工具等都会成为刷脸设备理想的落地场景,呈现在刷脸支付供应商眼前的商业前景不可估量。按照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报告,未来5年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保持年均25%的增速,2022年将达到约67亿元。
那么刷脸支付能否确保安全?信息安全是一场停止的攻防战。在支付和金融等对于误识别 0容忍的领域中,单一识别要素精准度再高仍然会有被攻破的风险存在。举个例子来说,在生物识别领域大家普遍认为虹膜识别的安全级别Zui高,依然有黑客用打印照片和隐形眼镜就在某手机上骗过了虹膜扫描。而指纹的安全级别更不用提,用淘宝40 块钱买来的电容硅胶可以蒙混过关……说,从来就没有仅靠一种方式就能 保证安全的保密方法。
而采用刷脸手段的支付平台为了全面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将人脸识别与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如指纹、眼纹等)进行交叉验证或与非生物识别手段(如静态密码、动态口令、数字证书等)进行双重认证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仅凭刷脸就可以授权完成支付则就表明平台的风控体系有失严谨。前文视频中的用户在刷脸之后需要输入支付宝绑定手机号的后四位来完成双重验证为用户账户安全增添一道保障。
欢迎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