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识别本公司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评价出重大环境因素,以确保重大环境因素得到有效地控制。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在活动、服务和售后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环境因素的识别、确定、控制、信息更新和监测,并对重大环境因素实施管理和控制。
3.定义
3.1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3.2重大环境因素:指具有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3.3环境影响:全部或部份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的或有益的变化。
4.职责
4.1体系推行小组负责识别、评价、更新环境因素,将重大环境因素列出。
4.2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重大环境因素,并组织制定重大环境因素的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4.3行政部对有环境影响的物料供应商进行识别并施加影响。
4.4运营部负责收集客户与环境相关的要求
5.作业程序
5.1初始环境影响评审
确认环境影响审查批复中的内容与我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有无变更,若有变更,则按要求重新申请批复。
5.2识别环境因素
5.2.1管理者代表组织体系推行小组的成员对公司所有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各部门体系推行小组的成员负责本部门区域内的所有环境因素识别。
5.2.2识别的方法:体系推行小组成员在识别确认环境因素时应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及“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并采用以下方式识别:
l 与各部门负责人及工场操作员面谈
l行政部采用过程分析法逐一对每一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输入、输出进行分析,
从中识别出环境因素;非行政部门根据职能所涉及的活动和现场,用现场调查法等识别出环境因素;
识别时应考虑:
l公司各项服务中与环境有关的活动及评估;
5.2.3识别的范围包括以下七种类型:
向大气的排放;
向水体的排放;
噪声的排放;
废弃物管理;
水、电、原材料资源的利用;
对土壤的污染;
紧急情况产生的污染。
5.2.4环境因素识别完整性评估:体系推行小组成员将搜集到的环境因素,记录于各部门环境因素一览表中,并由各部门主管审核后,提交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组织进行评审后,体系工程师进行汇总。
对相关方环境行为施加影响参考附件三。
5.3评价环境因素
5.3.1识别出的环境因素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分类:
A类:专指排出的废水、废气、噪声及受法律法规限制类。
B1类:废物产生或可能产生、或会造成潜在的环境事故或环境污染的环境因素
B2类:有关能源使用或资源运用的环境因素
C类:专指产品中的环境因素。
5.3.2环境因素的评定准则
A类中,根据监测结果及会议讨论确定重大环境因素
B1类环境因素从发生频率、污染物产生的规模与数量、目前控制的状况、影响的严重性几个方面进行评分,总分超过8分评为重大环境因素,具体评分细则请参考附件一。
B2类环境因素从资源消耗、利用的频率;资源消耗的规模或数量;公司现在对资源的控制状况几个方面进行评分,总分超过7分评为重大环境因素,具体评分细则请参考附件二。
C类环境因素根据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可能超过法律法规要求(如RoHS要求),对可能超标的评价为重大环境因素
5.3.3体系工程师根据以上评价情况,列出重大环境因素一览表,交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分发各部门
5.4环境因素的控制
5.4.1重大环境因素的管理控制
A、重大环境因素的产生如属管理问题,则可通过强化管理,制定管理方案等措施加以控制。
B、重大环境因素如可用数据化来量度,则管理者代表组织制定环境目标、指针及管理方案,如不可行则执行条款A。
C、对其它潜在的重大环境因素,则应制定应急准备与响应指引或操作规程加以控制,并组织实施。对因经济状况、技术条件等原因暂时无法实施的,要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5.4.2一般环境因素的管理控制
一般环境因素通常采取制定规章制度,培训教育等方式进行控制
5.5环境因素的跟踪、验证、监测
体系工程师负责对环境因素进行跟踪,向管理者代表汇报有关环境因素的环境表现,必要时,可委托当地环bao部门监测环境因素的环境表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6环境因素的更新
依据公司新一年的发展情况,管理者代表组织,全面对环境因素进行更新。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各部门体系推行小组成员应及时提出申请,更新环境因素,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更新。更新时的识别与评价方法执行本程序的有关要求:
a)进行新、扩、改或迁建项目时(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或试服务阶段);
b)有新产品投产、工艺更新、原材料替代、新增设施和设备时;
c)当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变化时;
d)遇到紧急状态、特殊情况或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时;
e)管理者代表认为有必要时。